德阳学校大全德阳大学大全四川警安职业学院

四川警安职业学院

  • 地址:四川省德阳市四川警安职业学院
  • 电话:
  • 邮编:618000
  • 网址:
点击查看“四川警安职业学院”地图完整版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是201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四川警安职业学院(创建于2004年)更名的民办全日制高职院校,录取批次为专科第二批次。

学院位于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德阳市境内。占地面积1200余亩,在校学生1.1万余人。学院开设7系2部,有汽车工程系、财经管理系、建筑工程系、工商管理系、旅游管理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人文社科系和思想政治教学部、中专部。学院实验实训条件完善,建有与各专业建设与发展相适应的校内实训中心6个,中央财政支持的汽车工程实训中心2个,校内实训室61个,校外实训基地125个,馆藏图书56.39万册。

建院近二十年来,学院坚持以“责任”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以“明德、博学、笃行”为校训,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走产学结合、工学结合之路。正以“自强不息”的学院精神,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建成质量优良,有特色的高职学院和成渝经济区现代服务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基地而努力奋斗。

学院分罗江主校区和绵竹实习实训基地。学院主校区坐落于成德绵工业经济带,三国蜀汉文化胜地、清代文豪李调元故里,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的“幸福家园”——罗江,紧邻成绵高速公路、宝成铁路、成绵乐城际铁路和中国科学城绵阳。校园依山傍水、绿荫环绕、环境幽雅。教学楼、实训中心、图书馆、学生公寓、体育馆,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宽敞明亮、整洁大方。绵竹实习实训基地位于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的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绵竹市内,毗邻江苏工业园。实习实训基地集欧式建筑风格与传统文化于一体,占地400余亩,校园内树木苍翠、绿草茵茵、鸟语花香、泉水潺潺,是理想的学习修身之地,是广大学子孕育梦想的摇篮。

办学条件

教学设施

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学院教学实验实习设备完善。建有藏书38万册、报刊杂志300余种的图书馆,会计仿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物流管理实验室、物流技术操作实训室、汽车美容实训室、汽车电器实训室、汽车钣金实训室、计算机软件与应用实训室、计算机硬件与组装实训室、计算机网络安全实训室、计算机图像与艺术实训室、商务英语实训室、旅游英语实训室、旅游客房模拟室、导游模拟室、中西餐前中厅模拟室、汽车驾驶训练中心、跆拳道训练室、体育馆、田径场、篮球馆、足球场、排球场、游泳池等校内实训室和配套设施。学院与四川长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沈阳金怀车辆制造公司、北京中信国际大厦、中国国际旅行社、绵阳川汽动力总厂、成都锦翠餐饮集团、德阳禧宴管理公司等数十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为满足教学、实验、实习,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

2011年学院新购了20多万罗江校区册各项专业图书,遍及理、工、法、农、医学等各个领域。该馆现设五个专业阅览室,其中,第一阅览室主要收藏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第二阅览室收藏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图书;第三阅览室收藏艺术、历史、地理、计算机技术、综合类图书;第四阅览室收藏自然科学总论、数理科学与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交通运输、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第五阅览室主要收藏文学类图书,还专开了教师资料室、目录检索厅,及时、方便的为读者提供各种查阅服务。 加强网络化和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建设,对文献资源建设类型进行了适时调整,逐年加大对电子资源的收藏力度,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几年的建设,大大丰富了数字化文献信息资源,现已有各类数据库、中外文电子图书等电子文献10万余册,分册、分类、分库不断更新和调整。图书馆拥有多种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可为读者提供外借、阅览、听音收视、参考咨询、文献检索、读者教育、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图书馆现拥有计算机终端和外部设备近40台,共同组成学校的文献服务网络。读者可通过计算机检索该馆的文献收藏信息、文献数据库及网上资源。 该馆秉承"服务育人,读者第一"的宗旨,采取了一系列方便读者的做法:全部馆藏采用全开架的借阅方式,读者只要开办一个借阅证就可在全馆的服务窗口借阅图书和视听资料;每天上午8:30-晚上9:00不间断开放,星期六、日不闭馆,节假日都不休息,读者可随时到图书馆借阅图书。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职业学院图书馆以其丰富的藏书和良好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成为莘莘学子博览群书、涉猎各科知识、获取各种信息的重要场所,传播知识的圣殿,孕育人才的第二课堂。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400人, 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60人,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教师34余人,教授30余人。

曾令秋:

曾令秋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MBA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华外国经济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经济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教育部社科课题评审专家库专家,四川省政府政研室特聘专家。著有《新中国农地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专著5部,主编《西方经济学》等教材6种,发表《马克思失业理论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一个新的综合》论文50余篇,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课题二十余项,曾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四川省教育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游永恒:

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常务副院长,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四川省教育厅特约督导员,成都市政府督学。2005年到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2007、2011年到法国亚缅大学作学术访问,2009、2013年4次到日本国际性的心理学学术交流。2012年又到英国、美国作学术研究与交流。近年来在《中国教育学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学报》、《Frontier of Education in China》(中国教育前沿)、《心理学进展》、日本的《国际心理与防灾教育》(2013年)等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有影像的学术论文。近年来针对社会各界的需求就伦理精神,课程与教育改革,管理与激励,大学精神与追求,心理压力与心理调节,领导专业素养的提升,领导干部的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等专题作了演讲,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吴仕绪:

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副院长。研究生学历,大校。历任步兵第五十军一四八师四四团战士、副连长,步兵第十三集团三十八师四四三团司令部作训股股长、二营营长、参谋长,武警第三十八师参谋长、副师长,武警第三十八师参谋长、副师长,武警警官学院副院长、武警成都指挥学院副院长等职务。曾参加对越自卫防御作战,重庆特大大火灾灭火任务。1999年10月被四川省表彰为“双拥爱心贡献工程”,2006年12月被国家保密局表彰为“四五”保密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工作者。

牟一零:

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三级警监警衔。历任广元监狱子弟中学校长、四川警官学校(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前身)电大部主任、教务处主任;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务处主任、培训部主任、警务督察办公室主任、教学监督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丁常正:

副教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参与编写《财税金融》、《财税金融概论》教材2部。发表论文多篇。

罗嘉新:

副教授,长期担任职业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获四川省职教先进个人省级优秀教师。多次发表论文,该院汽车工程系骨干教师。

唐德修:

唐德修教授、高级工程师、双师型教师。几十年的企业工作经验和教学生生涯使其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就业市场开拓、科教研工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独立编写《现代汽车机械基础》、《汽车流体传动》、《设备机械故障预测技术》等多部教材和专著;在全国公开发行的杂志上发表了《一个值得商榷的液压传动表达图》等30多篇论文,其中国建核心期刊8篇;参与并主持科研项目6项,其中部级项目1项、厅级科研项目1项;获得专利13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实用型专利12项,现为学院汽车工程系教授。

徐纯厚:

高级讲师,国家职业鉴定考评员,原国家机械化协会员,参与汽车专业统编教材的编写。完成部委科研项目两项。现任汽车工程系副主任。

戴安治:

副教授,高级电力工程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从事电力生产建设、勘测设计、建设施工、检测试验等技术工作,任教期间,独立编写《电工实验讲义》……等著作。

田耕滋: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屈原等方面研究。在《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著有《屈原与儒道文化论辩》等书。曾获陕西省教育厅优秀科研成果奖等奖项。

张莉:

四川省警察学院教授。

宋代奇:

副教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该院副院长。主编《经济法基础》、《财税金融》、《财税金融基础》等5部教材,发表科研论文8篇。

张胜华:

副教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参与编写《市场营销基础知识》、《商业职业道德简明教程》、《供销社企业管理》教材三部。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曾被授予国家商业部系统“优秀教师”称号,其业绩载入《中国百科学者传略》第二卷。

涂秋生:

研究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在《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8部(含合著)。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各一项;主持国家社科基础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各一项;主持参与省级课题30余项。

曹鑫林:

副教授,长期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曾任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院级调研员,在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王大槐:

副教授,原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副院级调研员。编写《机件零件课程设计》、《195柴油机拆装实习》、《机制专业 毕业设计》等教学用书。

全芳:

副教授,注册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中国商业会计学会学术委员。参与编写《现代会计原理》、《商业会计》、《基础会计实训》等教材。

易忠诚:

副教授,四川省房屋安全鉴定专业委员会成员,该院特聘学术委员会成员。参与编写《四川省经纪人协理考试》用书,发表论文多篇。

周直模: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术散打国家级裁判、国际武术散手道黑带八段、世界武术百强、四川省首批“国家一级武士”、四川省散打队教练。在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孟玉红:

教授,1985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获管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加拿大圭尔夫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获经济学硕士学位;中国市场学会理事、上海市市场学会理事。

刘祖建:

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信息安全工程师、注册网络安全工程师,主持完成了“德阳市政府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项目。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

赵思康:

教授,硕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曾任西南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副院长,现任该院副院长。

王力行:

副教授,曾主研教学改革科研项目,因成果显著,获四川省政府改革成果三等奖。

卢淑梅:

卢淑梅198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中共党员,教授,工学学士,现任财经系主任。该同志长期从事教学、教学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坚持“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忠于国家教育事业,认真履行高校教师职责。多次荣立三等功,获得省级先进个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学院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注重师德、教育法规、高等教育教学等观念更新与知识的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效果好,在多年来的教学质量测评中均名列前茅。致力于专业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习实训体系建设。坚持“以教促学,以研助教”的原则。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密切关注学科研究的最新动向。探索学科前沿理论,近年来在省级、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核心期刊10余篇;主编、副主编全国性高等院校系列教材4部,区域性教材、教参10余部,主持和参与多项省级重点科研课题及省教育厅教改项目。

院系设置

财经管理系

该系成立于2012年3月,由原经济管理系的会计电算化专业为核心独立出来而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已有8年的办学历史,是该院最大的一个专业。财经管理系现设会计电算化、金融保险、农业经济管理、金融管理与实务4个当前最紧缺的热门专业,其中会计电算化专业在09年被学院列为校级重点专业。到2011年底止,全日制在册学生达2400余人。

财经管理系有专任教师49人,来自行业企业的高中级会计师20余人担任兼职教师。教师队伍中讲师以上职称占47.83%,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56.52%,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12人,注册会计师6人。教师队伍是一支中青年结合的队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位)结构合理,该系教师队伍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历,很多教师是省、市会计学会的理事、会员,是很多会计师事务所的兼职顾问。

财经管理系建立了财经管理实训中心。下设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岗位模拟实训室、银行岗位模拟实训室、保险岗位模拟实训室。实训中心配备120余台高档次计算机,安装了会计、银行、保险等五套30多个模块的应用性教学软件。

该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好“校”与“企”的合作,“工”与“学”的结合。充分应用该院是四川财经职教联盟的理事单位之一,与四川财经行业企业紧密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德阳银行、阳光保险等多家知名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德阳银行既是该院的战略伙伴,又是财经管理系的学生实训基地、就业定向单位。占地3000亩的四川山水美地农业开发公司是该院举办的现代高新技术农业产业开发公司,是该系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实训基地。

财经管理系与西华大学相关院系合作,会计电算化专业同学在大三时均有机会参加专升本,进入西华大学相关专业的本科阶段学习深造。每年专升本的升学率都在90%以上。

财经管理系实行双证书制度,各专业同学在校期间必须取得该专业的相关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才准予毕业,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统一。

建筑工程系

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该系成立于2012年3月,是由该院原经济管理系的相关建筑类专业独立出来组成。现有注册在校学生 1700余人,专任教师2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37.2%,企业行业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兼职教师十余人。该系是学院最具发展潜力的教学系。建筑工程系立足于成渝经济区,辐射大西南,培养适应一线需要的建筑与工程管理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

建筑工程系现开设专业: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工程监理、安全管理6个当前社会最紧缺的热门专业。其中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为院级重点专业。建筑工程系实习实训设备优良,校内建有建筑与工程管理实训中心 ,六个实训室:房地产项目商务谈判实训室、KJ房地产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室、房地产销售模拟实训室、建筑工程管理实训室、工程造价实训室、测绘数据处理实训室。实训中心有65台高配置的计算机,安装了物业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大土建类相关应用教学软件,作为相关专业课程学生实训操作使用。实训中心为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建筑工程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好“校”与“企”的合作,“工”与“学”的结合。充分应用该院是四川建设职教集团理事单位的身份,与四川建筑建设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寻求校企合作双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近百家土建类、地产类、物业类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训基地和就业基地,积极探索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路径。

建筑工程系实行学生双证书制度,在校期间必须取得一个相关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准予毕业。学生在校期间可考物业管理员、助理物业管理师、物业管理部门经理、房地产经纪人协理、助理房地产策划师、助理房地产估计师、施工员、造价员、测量员等专业等级证书,毕业后主要到物业管理公司、房地产公司、房地产销售部门、房地产评估部门、建筑施工企业,从事一线业务管理工作。

工商管理系

该系成立于2012年3月,是由原经济管理系的物流管理专业为核心独立出来而组建。工商管理系现设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商务英语、连锁经营管理4个当前最紧缺的热门专业,其中物流管理专业为院级重点专业。到2012年底止,全日制在册学生达1100余人。

工商管理系有专任教师31余人,来自行业企业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余人担任兼职教师,教师队伍中讲师以上职称占45.85%,双师素质的教师占63.4%,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6人。该系教师队伍是一支中青年结合的队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位)结构合理,教师队伍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并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历。

工商管理系建立了现代物流与商务实训中心。下设仓储综合实训室、包装实训室、国际物流实训室、国际贸易实训室、组合式生产物流装配线、3D模拟软件实训室、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训室等实训室,投资200余万元,整合当前先进技术和先进方法于实训过程中,实现学生掌握技能与企业工作需求技能的无缝对接。

工商管理系积极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系路径,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管理人才。为适应学生就业需要,积极打造“校企合作”平台,与成都传化物流基地、顺丰速运、人人乐集团、宇鑫物流成都分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成都传化物流基地拥有物流企业千余家,确保学生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工作,应企业用人需求,还合作举办“订单班”。

工商管理系与绵阳师范学院相关院系合作,物流管理专业同学在大三时均有机会参加专升本,进入绵阳师范学院相关专业的本科阶段学习深造。每年专升本的升学率都在90%以上。

工商管理系实行双证书制度,在校期间必须取得一个相关专业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准予毕业,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统一。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电子商务师(三级)、物流师(三级)、营销师(三级)、报关员等专业等级证书。

汽车工程系

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该系于2006开始创建,2007年开始正式招生。经过近8年的建设与发展,全系共开设有“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整形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七个专业,在校学生达2500余人,专职教师80人,其中高级职称15名,中级职称6名;校外兼职教师13人。

该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指导思想,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实践技能和特殊才能的优秀人才。坚持“立足四川、服务西部”的办学定位,不断发展,学生就业率98%以上。

近年来,汽车工程系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重庆力帆汽车、成都建国、四川通川、四川港宏斯巴鲁、成都东发、成都宝和、绵阳经典、东莞永强、绵阳川汽动力、绵阳华瑞汽车、东风日产等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了订单式教学试点,成立了“东风南方班”“华瑞班”。建成了“学院专任教师+名企培训师+维修企业技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汽车工程系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汽车工程实训中心”,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已投资设备近350万元,拥有发动机、底盘、汽车电气电控、故障诊断、整车维护、驾驶实训为一体的实训场地,为在校学生参加实训实践,增强动手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将来工作打好扎实的基础。

汽车专业毕业生已遍布全川,主要就业去向有汽车4S专营店、保险公司车险事业部、维修企业、二手车交易公司、汽车配件销售企业、汽车检测站、汽车运输企业等,主要就业岗位有机电维修、服务顾问、汽车销售、保修鉴定与索赔、事故汽车定损、二手车鉴定评估、配件销售与管理、汽车钣金、汽车喷漆、汽车检测、汽车装饰与美容。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该系立足于川渝经济区,面向全国,参与地区经济建设,服务社会和谐发展,以“责任”意识全面要求师生,坚持“教书育人、适应社会、按需教学、专长培养”的教学思想,推进“校企结合”、“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四合作”高职特色,专门培养电子与信息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学院被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认定为“成都市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 ,该系承接相关业务。多年来,该系毕业生因“思想品德过硬、就业范围宽广、专业知识扎实、劳动技能高超”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部分毕业生已经成长为用人单位技术和业务骨干。

该系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共三个专业,含盖了电子与信息类的六个专业方向。其中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学院重点专业,与四川华迪、微软等企业共同打造“软件服务外包” 特色专业方向,学生就业环境好,工资待遇高;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为该系重点建设专业,校外实训条件优越,学生就业面宽,范围广,成长快。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已形成了结构完整、设备先进、层次清晰、布局合理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校内建立软件实训中心、网络实训中心和电子电气实训中心,实训中心与社会企业真实对接,实现学习与工作环境统一。

通过校企合作,系部与合作企业建立起共同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职业化、专业化人才的长效机制。该系与四川华迪、微软、北京五谛、长虹网络、颠峰集团等多家有实力的知名企业建立稳定的专业群实训基地,企业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实训平台并且主动参与到教学环节中,与系部一同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形成一个可持续化的良好循环,达到多赢的合作办学模式,促进系部的建设和发展,为学生高质长效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旅游管理系

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该系是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建立的重点系之一,始建于2005年。现主要开设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导游、空中乘务、航空服务等专业,各专业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各类旅游管理应用型高技能专业人才。

旅游管理系由高级推销员、国家职业资格鉴定高级考评员、学院首批教学名师张胜华副教授领衔系主任,金乃凡、阙敏、李安华等专家教授统领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客座教授30多位。

本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熟练、专业实践能力强”的教育教学方针,该系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校内已建有餐饮服务实训室、前厅与客房服务实训室、形体与礼仪实训室、多媒体教室及语音室等,并先后建立起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了广大毕业学生“就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连续多年保持了95%以上的就业率。

该系各专业始终坚持“一个探索”即:立足于把公办学校规范化管理同民办学校灵活机制相结合,探索新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模式;“两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为了一切学生成人成才;“三个强化”即:强化专业教学、强化职业技能教学、强化计算机教学;“四个结合”即: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艺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教育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的办校宗旨和教学理念,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指导,重视学生技能、职业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突出职业道德、综合素质的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该系各专业立足四川经济发展态势,为适应区域经济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确立了较为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含导游方向)、航空服务(含空乘人员方向)专业的教学体系,制定了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设计,创新了课程体系,使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学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在师资力量方面:该系拥有一支知识、年龄结构合理,专业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各专业还与其他院校、企业密切合作,外聘了部分具有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和较高教学水平的行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担任该专业的教学工作,建立了一支稳定的专兼职骨干教师队伍,形成力量雄厚、阵容庞大的教学团队。酒店管理教学团队被列为学院优秀教学团队,2012年3月申报成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在教学模式方面:各专业注重职业教育与人才需求的同步性,强调专业针对性、应用实践性与学生可持续发展性的结合,以职业技能需求细化分析为根据,构建课堂教学、校企结合教学的良好教学环境。通过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东莞、杭州、金华、成都、德阳、绵阳等地相关人才需求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与机场、酒店(酒楼)、旅行社、景区(景点)交流学习的机会,将企业高水平管理与技能人员引进学校教学,并将相关资格认证考核融入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实现毕业学生“零距离就业”。

人文社科系

人文社科系设有法律文秘、社会体育两个专业。

该系秉承“责任”为核心的治系理念,坚持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甘孜、阿坝、凉山州等地市州公检法、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完善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打通了就业渠道。校内建有校园模拟法庭、体育馆、大学生体质测试中心、休闲体育中心(动感单车房、力量训练房、跆拳道训练中心、有氧训练房)、游泳池、运动生理实验室等专业教学综合实训室。

该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兼职教师30余人,其中教授8人,并与北京体育大学进行师资交流,形成了专职教师与行业专家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近年来出版教材1部,发表论文30余篇,现已建成校级精品课程3门。

就业方向:司法局、基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企事业单位、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协会、体育场馆、酒店健身会所、体育游乐场所、体育企业。

思想政治课教学部

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川警安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简称“思政部”)成立于2009年9月,是直属学院党委领导的一个独立教学部门,主要承担着全院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工作。现开设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会共处》、《大学生就业与指导》,是对全院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思政部现有教职工18名,其中高级职称4人,讲师6人,助教8人。下设办公室、“两课”及形势政策教研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研室、大学生就业指导教研室。思政部具有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湛、富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在教学上坚持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原则,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在科研教研活动方面也积极参与。3年来,思政部教师主持和参与省级课题5项,主持参与院级科研课题4项;在省、校级举办的各种科研教研评选中,思政部教师获得省(部)级以上的1奖励项,校级4奖励项;思政部教师公开发表论文18篇。

在学院党委领导下,思政部全体教师正齐心协力、不断改革创新,努力探索适应职业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体现该院特色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建设者接班人而不断努力。

各系专业设置详情

财经管理系

会计电算化

专科

文理

金融保险专科文理
农业经济管理专科文理
建筑工程系工程造价专科文理
工程监理专科文理
建筑工程管理专科理工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科文理
物业管理专科文史
工商管理系物流管理专科文理
电子商务专科文史
商务英语专科文理
汽车工程系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科理工
汽车运用技术专科理工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科理工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科理工
汽车整形技术专科理工
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专科理工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信息安全技术专科理工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科理工
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专科理工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理工
计算机应用专科理工
旅游管理系旅游管理专科文史
酒店管理专科文史
航空服务专科文史
空中乘务专科文史
旅游英语专科文史
人文社科系社会体育专科体育
法律文秘专科文史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姓名任职
曾令秋党委书记,院长
游永恒副院长
牟一零副院长
吴仕绪副院长
张进,砂专职副书记
赵思康副院长
宋代奇副院长
黄斯欣副院长
陈亨贵纪委书记,党政办主任

文化传统

学院第七届技能文化节礼仪示范操大赛学院精心打造校园特色文化,鼓励和支持学生广泛开展紧密结合教学和培养目标的社会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其他校园文化活动。现已组建有:青年志愿者协会、“千寻”动漫社、“海天”新闻社、“星火”文学社、礼仪社、“风痕”话剧社、计算机协会、脚印旅游协会、特训队、跆拳道协会、乒乓社、武术散打协会、足球社、篮球社、“HIP-HOP-SHOW”舞蹈社、法律协会 、英语爱好者协会、读书协会、书法协会、口才与演讲协会、普通话协会、大专辩论协会、就业创业协会等数十个社团组织。学院每年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和体育活动。培养了健康文明、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陶冶了学生情操。

学校特色

奖学政策

1、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

2、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

3、国家助学金: 特殊困难4000元/人·年;困难家庭3000元/人·年; 一般困难2000元/人·年

4、广州助学基金: 2000元/人·年;设立单位:广州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扶贫基金会

5、学院奖学金: 学院对品学兼优、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和比赛获奖的学生设有奖学金。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奖给3000元、2000元、1000元;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奖给1500元、1000元、500元;获得学院一、二、三等奖学金者,分别奖给600元、400元、200元,每学年评选一次。

资格鉴定

学院坚持以“学历+技能证书”的模式,培养复合型实用人才。设立了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汽车驾驶中心和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成立的职业技能鉴定所的鉴定点,可进行安全评价师、计算机高新技术证、中级会计电算化、会计从业证、会计初级职称、电子商务师、商务策划师、助理物流师、采购师、酒店管理师、客户服务管理师、汽车维修工、二手车鉴定评估师、汽车营销师等数十个初、中级职业技能鉴定,颁发全国通用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深造渠道

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准,该院与西华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对口衔接,所有在校成绩优异的统招学生,在大三时均有机会参加专升本考试,升入西华大学、绵阳师范学院本科段学习深造。

该院是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确定的高职专科与自考本科衔接试点院校。学生入校后,在参加专科学习的同时,可报名参加自考“专升本”学习。通过两年的学习,各门成绩合格者,颁发主考院校“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名牌大学和四川省自考委签章的本科毕业证书,同时可获得学士学位,以本科生身份派遣。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可直接报考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攻读国民教育硕士、博士学位。

学校荣誉

自建院以来,学院立足实际,以担当社会责任的教育,培养担当社会责任的人才为己任,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注重社会效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学院作为四川省唯一一所高职学院参加了奥运安保工作,并出色的完成了工作任务,受到了奥组委的表扬。在建国60周年的庆典上,该院毕业生邵玉莲同学参加阅兵方队,接受国家和人民的检阅。

学院办学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美誉度逐渐提高。多年来,学院多次获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等的表彰,学生获国家、省、市各类大赛奖项数百个。

“育才培土,国之根本”。学院正在加强内涵建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千方百计促进学院的改革、稳定与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办学效益,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正为建设“特色突出、质量优良、竞争力强的高职学院”迈出坚实的步伐。

就业方向

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学院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工作理念,积极落实国家就业方针和政策,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不断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学院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教育,强化技能训练,毕业时学生均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真正实现“一专多能、多能多证”。学院设有“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在各系部成立了就业与创业指导办公室,学生还自发组织成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建立健全了院、系两级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并与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成都市人才交流中心、德阳市人才交流中心实现了人才交流网络链接,资源共享。经过多年积累,学院每年联系数千个工作岗位供毕业生选择,初步实现定向培养。近三年毕业生推荐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十余年来,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各类专业人才。毕业生以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工作敬业务实而著称,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赞誉和欢迎。

学校地址

校区一:绵竹校区

地址:四川德阳绵竹新市经济开发区

院系:人文社科系、财经管理系

校区二:罗江校区

地址:四川德阳罗江大学路59号

院系:建筑工程系、工商管理系、汽车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系、旅游系

相关新闻

检查组检查工作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中专部顺利通过德阳市中职资助工作交叉检查

2013年10月18日四川工业管理职业学院接受了由绵竹和广汉两市资助中心组成的检查组对该院中职资助工作的专项检查。

检查组采取听汇报、找学生座谈、分组查阅档案资料、检查学籍和资助系统、入班收集学生信息反馈的方式对资助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检查组一行对该学院的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评审、发放及资金管理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关评论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匿名
    2015-04-06 06:02:44发表

    目前正在此读本科

  • 匿名
    2015-04-05 12:28:33发表

    刚上大一的时候来这里找同学,真的是好远好远好荒凉,在这里估计一年可以省好多生活费,因为真的很远很偏僻。不过现在这个学校全部都升一本了,而且朋友说本校本科生保送研究生特别简单。

相关新闻